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人類社會與傳染病
HUMAN SOCIET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開課學期
98-1 
授課對象
學程  傳染病學學程  
授課教師
丁志音 
課號
PH4010 
課程識別碼
801 433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5,6(12:20~14:10) 
上課地點
公衛207 
備註
總人數上限: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81humansociety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除了病原體本身的特質之外,人類生態與行為是影響傳染病發生與蔓延的最重要因素。本課程因此將特別著重人類這個物種與其所處環境互動之下,所引發的各類傳染病現象。前述的環境,不但包括自然環境,還包括社會環境或人類所造就出來的特定環境。隨著人類面對傳染病(病原體)的態度已逐漸由志得意滿,轉而較謙卑以對,本課程的第一部分將以一些重要的視角切入並貫穿後續的各單元,包括:摒棄人類中心主義、尊重自然並明智的使用科技、以及體認疾病與社會問題間的相生相成、環環互扣。第二部分將介紹人類在各類環境中的活動與行為如何形成傳染病的發生、流行、與消弭,特別是為何有些傳染病總是揮之不去,有一些是初來乍到(新興傳染病);而另有一些則時而捲土重來(再現傳染病)。第三部分則由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三個層面:行為、科技、以及結構,來呈現人類對傳染病的反應與因應方式。 

課程目標
1.能瞭解人類生態環境之變遷在傳染病的發生、流行、與消弭中所扮演的角色。
2.能分析人類因應傳染病的策略所可能產生的成效與發生的後果。
 
課程要求
1.每位同學均必須針對所分派到的讀物簡短報告其重點,並加以評論、剖析,且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
2.按規定之時間與格式繳交作業。
3.課堂上需踴躍發言及與講者或同學互動。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二 10:20~12:20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1.Mayer, K., Pizer, H. (eds.) (2008) The Social ec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London: Elsevier. (主要教科書)
2.張劍光、陳蓉霞、王錦:流行病史話 -- 人類抗疫全記錄。台北遠流,2005。
3.其他讀物(書籍篇章、期刊雜誌文章)
4.影音資料 (DVD,醫圖館藏)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作業 
40% 
 
2. 
口頭報告 
30% 
 
3. 
出席與課堂參與 
10% 
 
4. 
期末報告 
2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4  課程介紹、課程行政事宜 
第2週
9/21  現身、探索與控制 
第3週
9/28  中國社會中的嘗試與創新 
第4週
10/05  當前的樣貌 
第5週
10/12  控制、根除與反撲 
第6週
10/19  疾病共存與相互增強 (Syndemics) 
第7週
10/26  都市化與消費型態 
第8週
11/02  全球化與全球變遷 
第9週
11/09  貧窮與社會不平等 
第10週
11/16  文化變遷與接觸 
第11週
11/23  個人隔絕、防護、與驅離 
第12週
11/30  社會互動與社區動員 
第13週
12/07  疫苗:集體免疫與抗疫苗運動 
第14週
12/14  藥物:始料未及與喜惡交織 
第15週
12/21  環境、結構、與易感性 
第16週
12/28  弱勢族群與風險情境 
第17週
1/04  總結、小組報告、課程檢討